乳膠漆施工流程與技術方案3篇
掌握正確的施工工藝不僅關乎美觀,更直接影響到涂層的耐久性與保護性能。通過對底材處理、涂料選擇、涂刷技巧的深入探討,我們發(fā)現(xiàn),細致的準備工作與科學的施工流程是確保涂裝效果的關鍵。本文將為您提供一套系統(tǒng)的乳膠漆施工方案,幫助您在實際操作中避免常見誤區(qū),實現(xiàn)理想的涂裝效果。
外墻乳膠漆施工方案 篇1
1、編制依據
1.1《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tǒng)一標準》
1.2《建筑裝飾工程質量驗收規(guī)范》
2、工程概況:
3.根據外墻乳膠漆材料定樣要求,乳膠漆供應商需提供相關的質量證明文件,只有在材料質量驗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4.施工工藝
4.1施工工藝流程:基層處理——填補縫隙——膩子刮涂一至兩遍——涂刷底漆一遍——刷中漆一遍——第一遍面漆——第二遍面漆成活。
4.2施工方法
4.2.1基層處理
A、首先對基層進行檢查,清理表面浮塵,確?;鶎訚崈?、無松散物質及潮濕現(xiàn)象。
B、對表面裂縫、砂眼及損壞處進行全面修補。
C、利用水泥進行找平處理,待其干燥后用1砂紙打磨,清掃浮塵。
4.2.2底漆施工
A、在對基層處理完畢后,確保符合要求后進行封閉底漆的涂刷。
B、底漆施工前應嚴格按照規(guī)定比例進行稀釋,稀釋比不超過15%至20%,確保涂層均勻。
C、底漆涂刷時應遵循由小面到大面,從上到下的順序,確保不漏涂、無流掛現(xiàn)象。
D、底漆施工完成后,及時清洗使用的施工工具。
4.2.3第一遍面漆施工
A、待涂層表面完全干燥后,方可進行第一遍面漆的涂刷。
B、面漆施工時,若有不同顏色的漆料,需使用不同的工具以避免混色。
C、面漆的涂刷應遵循由小面到大面,從上到下的順序進行。
D、施工時應確保涂刷料與分格線或窗套等部分交接,避免出現(xiàn)色差。
4.2.4第二遍面漆施工
A、第一遍面漆施工完成后,需等待24小時后才能進行第二遍的施工。
B、第二遍面漆要求涂刷均勻,施工后色澤應一致,無流掛和漏涂現(xiàn)象。
4.2.5劃分分格條:根據設計要求,分格線寬度必須嚴格控制,四周交口應平直光滑,粗細一致。
4.2.6施工縫與施工段:施工應從上往下進行,根據墻體特性每個垂直面作為一個施工段,水平縫留在分格縫上與陰陽角相垂直。
5.質量要求
5.1乳膠漆的種類、規(guī)格、質量及顏色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5.2涂層必須與基層牢固粘接。
5.3涂料表面顏色應一致,色點分布均勻,無接茬現(xiàn)象,不應有漏涂或透底現(xiàn)象。
5.4分格條寬度應一致,平整光滑,棱角整齊,橫平豎直,順暢。
5.5施工必須嚴格遵循設計與規(guī)范要求。
6.成品保護
6.1涂刷前需對窗口等洞口進行遮蓋,如涂到窗框上應及時清理。
6.2施工期間嚴禁踩踏已經完成的部位,以防止污染。
6.3施工后1-2小時內應避免雨水浸泡。
6.4施工過程中禁止從窗口向外傾倒垃圾。
7.工程質量控制及檢測
7.1注意事項
7.1.1乳膠漆應避免陽光直射,存放于陰涼干燥的地方,不同顏色應分類堆放。
7.1.2施工需嚴格按照操作說明進行,每層之間需達到干燥時間,乳膠漆涂刷應均勻,厚薄一致,避免漏底或多涂,控制用量。
7.1.3涂料施工應選擇良好天氣進行,避免在大風、大霧或陰雨天氣下施工。
7.1.4雨后6小時或雨后24小時內嚴禁進行任何施工。
7.1.5涂料作業(yè)完成后應進行必要的保護,以避免涂料被污染,影響涂刷效果。
外墻乳膠漆施工方案 篇2
一、編制依據
1.本工程施工圖紙設計要求
2.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3.《建筑涂料工程質量驗收規(guī)程》(GB50212-2001)
4.《建筑外墻涂料施工規(guī)范》(GB50327-2001)
5.《建筑涂料施工及驗收規(guī)程》(JGJ/T29-2003)
二、施工準備
1、材料準備:根據設計圖紙和建設(監(jiān)理)單位要求,選擇乳膠漆及其他輔助材料的樣品,并要求制造商提供相關的質量證明文件(如合格證、檢測報告)。材料到場后,組織材料員、技術員、專業(yè)工長及監(jiān)理人員進行現(xiàn)場驗收,確保合格后才能使用。
2、主要機具:空氣壓縮機2臺;高壓氣管8根;噴涂槍5支;電動攪拌器3臺;遮擋板、刷子等工具若干。
3、作業(yè)條件
3.1墻面已完成基礎處理,并通過了驗收。
3.2墻面應干燥,基層含水率不得超過8%。
3.3墻體的管道及洞口已事先找平處理。
3.4周圍環(huán)境溫度應保持在5℃以上。
3.5樣板間已做并經審核合格。
三、主要施工方法
1、施工工藝流程:準備階段→基層處理→底漆涂刷→中涂噴涂→面漆噴涂→驗收→設備拆除
2、腳手架搭設
本工程外墻乳膠漆施工所用腳手架為雙排落地腳手架,搭設要求如下:
2.1地基處理與底座安裝
A、地基回填應分層夯實,達到密實標準;
B、地基表面采用C20混凝土澆筑平整,底座周圍需設置排水溝;
C、腳手架立桿的放線與定位應準確;
D、立桿底墊板使用木板,確保鋪放平整,不得懸空。
2.2桿件搭設
A、搭設順序:
放置縱向掃地桿→立桿→橫向掃地桿→首層橫向水平桿→首層縱向水平桿→欄桿→連墻桿→二層橫向水平桿→二層縱向水平桿→欄桿→……
B、立桿搭設注意事項:
相鄰立桿的對接扣件不得設置在同一步距內,需錯開,且間距符合法規(guī)要求。當搭設至有連墻件的層時,需立刻安裝連墻件。
C、水平桿搭設注意事項:
搭設構造需符合規(guī)范,同一縱向水平桿要確保四周交圈,以直角扣件固定。
D、連墻件和剪刀撐搭設注意事項:
連墻件需從首層縱向水平桿開始設置,應具備足夠的固定性。
E、扣件安裝注意事項:
需確??奂穆菟〝Q緊扭矩力在40N.M到65N.M之間。
F、腳手板鋪設注意事項:
腳手板應滿鋪,并采用鐵絲扎牢,確保不滑動。
2.3檢查和驗收
腳手架的檢查和驗收分層進行,驗收合格后掛牌明示,未驗收的腳手架禁止使用。
3、操作工藝
a.基礎處理:清理墻面,去除起皮和松動部分,使用水泥膩子進行修補,確?;鶎悠秸?。
b.修補墻面:使用石膏進行平整修補,干燥后用砂紙打磨,清掃干凈。
c.劃分格線,貼膠條:依據設計要求進行放線和找規(guī)矩,確保線條平直、光滑。
d.施工縫與施工段:根據墻體特點劃分施工段,確保縫隙處理符合要求。
e.刮膩子:通常進行兩遍膩子施工,干燥后用砂紙磨平。
f.刷第一遍乳膠漆:涂料需先過濾,涂刷順序為首先頂板再墻面,確保涂層均勻。
g.刷第二遍乳膠漆:第二遍涂刷操作要求與第一遍相同,確保顏色一致。
4、腳手架拆除
本工程腳手架的拆除與涂料施工進度相符,從上而下逐步進行,禁止高空拋擲物品,需使用升降機逐層拆除。
4.1拆除前的準備工作
全面檢查腳手架的安全性,未經驗收的架體不得拆除。
4.2腳手架的拆除施工工藝
遵循由上而下的拆除原則,確保拆除安全。
4.3腳手架拆除的安全技術措施
拆除前確保作業(yè)區(qū)設置警戒,防止非作業(yè)人員進入,確保拆除過程的安全。
五、質量要求
1.新建筑的基層應涂刷閉合底漆,確保平整無缺陷。
2.涂料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確保顏色一致且無漏刷。
3.涂飾工程的驗收應在養(yǎng)護期結束后進行。
六、成品保護措施
1.操作過程中嚴格避免污染已完成的部位。
2.材料存放應避免日曬和雨淋,運輸時輕拿輕放。
3.拆除腳手架時需輕拆輕放,保護周圍環(huán)境。
4.涂料施工后需及時清理任何濺落的涂料。
5.在涂料未干前,重要部位應設立警示標志,確保安全。
七、施工安全措施
1.高空作業(yè)需佩戴安全帶,遇大風天氣應停止作業(yè)。
2.避免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進行高空作業(yè)。
3.操作電動工具時應確保安全裝置完善,佩戴保護裝備。
4.確保腳手架的穩(wěn)固性,不得超載。
5.在夜間作業(yè)時應提供足夠的照明設施。
6.進行垂直運輸時應注意信號的明確,確保安全。
7.所有拆除工作應由專人負責,確保作業(yè)安全、規(guī)范。
外墻乳膠漆施工方案 篇3
一、圖紙設計及建設單位工作聯(lián)系單045號要求:
選用“亮彩”品牌,A1012啞光型丙烯酸外墻乳膠漆、B20xx外墻防堿底漆、C3033外墻專用膩子粉。
二、施工準備
1、材料要求:
根據建設單位確定的材料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積極進行材料采購。進場材料在自檢合格后需提交監(jiān)理單位審核,所有材料申報需附上合格證書、檢測報告、自檢記錄及相關復檢報告。材料到場后必須妥善防水和防潮。
2、主要機具:
上海騰飛TJD500電動吊籃5米四臺、移動滑板8套、電動噴涂機、大桶油漆、小桶油漆、刷子、排筆、刀具、塑料刮板、0號及1號砂紙、漆罐、大小水桶、膠管、鉗子、鉛絲、膩子槽、膩子托盤、掃帚、擦布等。
3、作業(yè)條件:
1)施工要求基層含水率不得超過10%,PH值應小于9,表面干燥且相對濕度不超過85%(24小時統(tǒng)計),保證干燥、無油脂及松動。
2)大面積施工前需提前做樣板間,經過相關質量部門的檢查和鑒定合格后,方可組織班組進行正式施工。
三、工藝流程:
四、施工要求
1、基層處理:本工程涉及外墻外保溫墻面涂料施工,涂料刮膩子前需使用同類型保溫材料的聚合物砂漿進行平整和修整。
2、滿刮膩子:本項目使用廠家直供的專用膩子粉,膩子粉需加適量的清水調至合適的粘度后使用,一般刮涂1-2遍,參考用量為1.2-1.5Kg/㎡,膩子加水后需當天用完。每遍膩子干燥后應使用砂紙打磨光滑,浮塵需清理干凈。如面層涂刷顏色漿料,膩子也需混入適量與面層顏色搭配的顏料。
3、涂刷防堿底漆
底漆需為配套油漆,涂刷一遍,參考用量為7-8㎡/㎏(單遍),使用前需將底漆充分攪拌均勻。刷、噴第一遍時,應先將門窗框用排筆處理,如墻體分為兩種顏色,應在分色線處用排筆齊刷20cm寬區(qū)域以方便接縫,然后再進行大面積噴涂。刷、噴順序應遵循自上而下的順序進行。噴涂時噴頭與墻面應保持20~30cm的距離,移動速度應平穩(wěn),以確保涂層均勻。
4、涂刷乳膠面層漆
所用的A1012丙烯酸外墻乳膠漆適合刷涂、滾涂、噴涂,若粘稠可加10—15%清水,參考用量5-6㎡/㎏(兩遍)。兩次重涂間隔時間為4小時。
5、窗臺底板、分戶板、陽臺窗臺及其他特定部位的涂料顏色需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效果圖進行涂刷。
五、質量標準
1、保證項目:
1)所選用的涂刷(噴)漿品種、質量等級、圖案及顏色必須符合設計圖和樣品要求及相關標準。
2)刷(噴)工程嚴禁出現(xiàn)起皮、掉粉、漏刷和透底。
六、成品保護
1、已完成的刷(噴)漿成品需做好保護,避免其他工序對產品造成污染和損壞。
2、為減少污染,應提前將門窗框用排筆刷好后再進行大面積施涂。
3、刷(噴)漿前應保護已完成的地面,防止落漆造成污染。
4、作業(yè)工具如電動噴涂機等嚴禁在地面拖拉,防止損壞地面層。
七、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刷(噴)漿工程整體或基層的含水率:混凝土和抹灰表面施涂水性和乳液漿時,含水率不得大于10%,以避免脫皮。
2、施用的膩子應堅固,不得出現(xiàn)粉化、起皮和裂紋。
3、漿面開裂:主要是由于基層清理不干凈、墻面凹凸不平、膩子過厚或前道膩子未干透即刮第二道膩子,形成干后收縮裂縫導致漿面開裂。
4、脫皮:噴涂層過厚,面層漿內膠含量過高,基層膠含量不足,干后面層漿形成硬殼而導致開裂脫皮。需掌握漿內膠的用量,為提高漿與基層的粘結強度,可在噴涂前先涂一道膠水。
5、掉粉:主要是面層漿液中膠含量不足,為解決此問題,需在漿液中多加入一些乳液以增加膠含量,并在掉粉層上重新涂刷一遍。
6、顯堿、咬色:主要是墻面潮濕或干濕不一致;因趕工期導致噴涂間隔太緊,前道未干即噴后道;或因冬季室內加熱導致墻面泛黃;還有的則是因水滲漏造成的水痕。解決方法是冬季施工應通過暖氣或電加熱將墻面烘干,噴涂次序須合理。
7、流墜:主要因墻面潮濕、漿內膠過多未干、噴涂過厚等。應待墻面干透后再噴涂,施工時最好指派專人負責,確保噴頭均勻移動,配漿應由專人掌握,以保證比例準確。
8、透底:主要是基層光滑或存在油污未清理干凈,導致漿體無法附著,或因配漿時稠度掌握不當,漿體過稀,噴幾遍也未能覆蓋。需在噴涂前將混凝土表面的油污清理徹底,漿料稠度要合適,施工時應有專人負責,確保噴頭與墻面距離適當,移動均勻。
9、室外刷(噴)漿與油漆涂料接縫不清晰:主要原因是施工技術不佳,且施工時不夠認真。
10、皺折、開裂:主要因漿體未干遭遇雨水而導致皺折,應加強成品保護,注意天氣變化,特別是雨季施工時需格外注意。
11、表面劃痕或膩子斑痕明顯:主要是因刮膩子后未認真磨平,未進行二次膩子處理所致。
八、施工安全
1)本工程涂料施工為高空作業(yè),必須遵循有關高空作業(yè)的安全規(guī)范。
2)施工使用的設備如吊籃、滑板必須符合安全要求。
3)吊籃在使用過程中,嚴禁上下人員及物品,防止墜落事故,禁止交叉作業(yè)。
4)作業(yè)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帶,吊籃上下運行及懸停時,安全帶必須固定在自鎖器上,自鎖器應連接保險繩上(自鎖器由吊籃租賃公司提供)。
5)吊籃操作人員應嚴格遵守《電動吊籃技術交底與安全操作規(guī)程》。
6)雨季施工時,應將吊籃的提升機和電箱用防水布遮蓋,并在電纜及各個電控接口處用防水膠帶封閉,盡量防止雨水入侵。使用前,必須開各接頭,確保通風干燥,以避免電氣事故。
7)雷雨天氣時,嚴禁施工,并須在雷雨前檢查吊籃的接地情況。
8)在風速6級以上的天氣中,必須將吊籃降至地面或作業(yè)面的最低點并固定。
9)安裝懸臂機構時要做好成品保護,已安裝的門窗及防水層不得損壞,搬運配重及懸臂機構時應輕拿輕放,以免損壞防水層。對安裝人員進行技術安全交底。
10)吊籃需距離墻面約200mm,作業(yè)人員應面向墻體,遇到突起物應用力推開,以避免損傷墻體。
11)電纜線及安全繩在轉角處應使用軟材料(如塑料布、麻袋片等)包裹,以防磨損和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