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教學檢查反饋總結
通過期中教學檢查,我們深刻認識到了課程設置與學生學習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檢查結果揭示了教學方法的有效性與不足之處,為后續(xù)的教學調整提供了寶貴的依據。學生的反饋和表現不僅反映了知識傳授的效果,更引發(fā)了我們對教學理念的反思。這次總結不僅是對前半學期的回顧,更是為今后教學實踐指明方向的指南。
一、整體情況
各系(部)依據教務處發(fā)布的期中教學檢查要點,通過聽課、查看教學秩序、開展教學觀摩及教學研討活動等多種方式,有序地開展了期中教學檢查工作,并提交了工作總結。各系(部)的總結材料不僅對教師的教學能力進行了反思,還明確了今后提升教學質量的方向和方法。經貿系、勞經系、思政部、數學系、財傳系、公共課教學部以及肇慶校區(qū)的期中教學檢查總結均較為詳實,全面反映了此次教學檢查的情況,并針對檢查的重點內容進行了有針對性的總結與反思。
1、強化教風與學風建設,確保良好的教學秩序
各教學單位按照學校關于“教學質量年建設”相關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提升教師素質、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任課教師在教學中嚴格遵守學校的教學工作規(guī)范,認真?zhèn)湔n,設計個人的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充分認識到教師職責的重要性;同時也不斷優(yōu)化課堂教學內容,以提升教學效果。檢查反饋中顯示,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普遍較端正,治學嚴謹、備課充分,課堂教學組織有序,教學效果顯著。我校日常教學秩序良好,氛圍和諧。
本學期,各系還對學生的學風進行了整頓,學習氛圍明顯增強,學習態(tài)度大有改善。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增強,缺課和遲到現象有所減少,課堂秩序總體良好;學習熱情高漲,大部分學生積極聽講,能按時完成作業(yè)。
校區(qū)的教學管理與學生管理部門協(xié)同合作,組織對教學秩序的檢查,掌握教師授課與學生聽課情況。教務科安排教學管理負責人每天對課堂進行巡查,并做好記錄集中存檔。學生管理部門的輔導員也定期深入課堂了解學生到課情況,嚴格執(zhí)行考勤,確保教學秩序的正常運行。
2、積極組織聽課、觀摩與研討活動,營造良好的教學研究氛圍
各教研室發(fā)揮引領作用,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教學改革等活動,組織教師進行集體聽課、評課與經驗交流,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和教學能力提升。
本次期中教學檢查工作,各系(部)共安排了55節(jié)優(yōu)秀教師的課程作為教學觀摩課(見附件1、2),參與的專任老師尤其是年輕教師均表示收獲頗豐。
各系(部)圍繞“教學質量建設年”開展了以“改進課堂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為主題的多樣化教學研討活動(見附件3),既有全體教師的集中研討,也有教研室內的專題討論,形成了良好的教學研究氛圍。
校區(qū)的“教學質量建設年”專題研討會,既注重宏觀的長遠戰(zhàn)略,又關注微觀的實際執(zhí)行。從教學計劃的制定到質量監(jiān)控,從人事制度改革到后勤保障,均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支持。為此,校區(qū)將推出一系列評選辦法,以激勵教師改善教學效果,并鼓勵教師參與進修,以此提升教學質量。
二、本次教學檢查的特點
(一)思想認識到位,組織嚴密,檢查目的明確,不走過場
此次期中教學檢查正值我?!敖虒W質量建設年”的推進階段,各系(部)結合《教學質量建設年實施方案》,全力落實期中教學檢查要求,高度重視,組成檢查小組,由主任、書記帶頭,同時采取隨機抽查與重點考察相結合的方式對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全面檢查。要求所有教師從思想上提高對期中教學檢查重要性的認識,以積極態(tài)度參與其中,通過此次檢查,匯總經驗,查找不足,完善相關教學文件,進一步提升授課水平,達到了預期效果。
(二)注重落實,求實效,提升教師主動性與學生參與性
1、教研室自主檢查意識提升。檢查小組在系、室領導的帶領下,按時完成了期中檢查任務,充分反映教學狀況,反饋教學信息,真正做到不走過場。
2、教學工作符合基本規(guī)范,教師教學積極性顯著提高,教學質量得到保證,教師們認真?zhèn)湔n,授課方式靈活多樣,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大多數教師的教學效果獲學生認可。
3、充分重視師生溝通,做到教學相長,增強服務意識。
4、開展教研活動,組織聽課和評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增強教師的質量意識。在教學檢查期間,教師之間的相互聽課和記錄,既促進了經驗交流,也幫助教師查找自身不足。
三、存在的問題
1、學生學習方面。
反饋顯示,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仍需提升,對專業(yè)課和選修課的認識不夠明確,一些學生在學習某些學科時遇到困難,盡管教師的教學水平普遍較高,但基礎較差的學生無法理解所學內容,對理論性課程感到壓力較大。學生希望能增加實踐內容,要求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課程。
2、課堂教學方面。
個別教師在講課時未能突出重難點,教學方法單一,啟發(fā)式教學運用不當;師生互動較少;部分教師語速過快,影響教學效果;一些老師的理論講解深度不足,信息傳遞不夠;還有教師在課堂活動中參與度較低,未能及時走到學生身邊,個別教師因經驗不足,授課時顯得隨意。
四、改進措施
1、加強教學改革與教學方法研究。鼓勵教師大膽嘗試各種教學手段,發(fā)揮教研室和學科帶頭人的作用,教學與科研相互促進。教研室應當對教學能力較弱的教師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以提升整體教學水平。
2、加強課堂教學管理。系領導、專業(yè)負責人及學科帶頭人應積極深入聽課,及時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3、增加師生溝通渠道。借助溝通了解學生需求,推動教學工作,及時反饋教學信息以改進教學方法。
4、提升教師教學能力。通過老帶新、相互交流,不斷提高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逐步培養(yǎng)學科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