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研組年度工作總結報告(精選5篇)
我們深入探索了課程內容與時事政治的結合,強化了教師之間的協(xié)作與交流,致力于提升教學質量與學生的參與度。通過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與豐富的實踐活動,我們發(fā)現(xiàn),教師的專業(yè)成長與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相輔相成,形成了良性循環(huán)。這份總結不僅回顧了我們的努力與成果,更為未來的教學方向提供了寶貴的啟示與借鑒。
政治組教研教學工作總結 篇1
本學期,在學校的領導下,政治教研組通過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順利完成了既定任務,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強化政治學習,提升教師的師德素養(yǎng)和政治覺悟。
為了應對教育改革和素質教育對政治教師的新要求,我組定期開展政治學習,自覺加強對政治理論和教育理論的學習,提升對時事政治的關注,深入理解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不斷增強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本學期,我們充分利用教研時間,認真研讀了一些新課程改革的文章,以更新教學理念。組織了一次“師德大討論”活動,以不斷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1、目標明確,計劃合理,落實到位。
根據(jù)學校的要求,本學期初,我組及時制定了工作計劃,并進行落實和總結。例如,我們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了本學科的先進教學經(jīng)驗和模式,開展專題研討,并設立中心發(fā)言人,學習與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相關的文章,開展研究性學習,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2、強化備課組功能,增加集體備課的力度。我組備課組在發(fā)揮教師個體優(yōu)勢的基礎上,互相學習,做到課堂教學“部分相同”?!跋嗤奔唇虒W進度一致,教師間認可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相似,教學效果大致相當;“部分相同”強調教師的個人風格與特色,這兩個方面相輔相成,促進整體提升。備課組應嚴把命題質量,精心挑選試題,抓住命題方向,強化應試能力及心理訓練。
3、狠抓教學基本功訓練,增強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
鼓勵老師積極撰寫教學論文,本學期,我組中有不少教師積極發(fā)表論文,并鼓勵大家參加各類競賽活動。我組教師還組織學生參賽晉江市中學生政治小論文比賽,贏得了優(yōu)異成績。
4、認真開展公開課活動,本學期組織了兩次教學公開課,分別是陳嘵斌老師的《效率與公平》和張奕玲老師的《我和父母》,教學效果良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5、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我組教師李均煒與張奕玲開展了“一對一”的師徒結對活動,通過教學互助,共同提高,促進了教研組整體素質的提升。
6、積極參與學校第六屆科技文化藝術節(jié)活動,認真開展了高、初中部的政治小論文比賽,活動效果顯著。
(三)積極開展第二課堂與活動課程
老師們利用課外時間進行了師生幫扶工作,致力于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不過,在實際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如工作落實的深度和廣度有待提高,教研內容更新不夠及時,教學方法有待改進,幫扶工作形式化,缺乏實質效果,以及結對工作的力度不足等。這些問題將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改進。
政治組教研教學工作總結 篇2
本學期,我校政治教研組秉持團結合作、積極創(chuàng)新的精神,致力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與效果。全組教師在學校領導的指導和支持下,圍繞素質教育的目標,牢牢把握德育核心,以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素養(yǎng)為重點,不斷探索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F(xiàn)將我們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教研組工作
1、提升政治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政治教師隊伍,是提升我校政治教育質量的基石。本學期,我們組織全體教師深入學習新課程的理念,并確保這些理論能夠有效地轉化為實踐。我們強調專業(yè)知識的學習,通過參加區(qū)內繼續(xù)教育和教研活動,提升教師的業(yè)務技能與教學水平。教研組內也積極開展互相交流與學習活動。本學期,李明老師代表我們小組在校內公開課中表現(xiàn)優(yōu)秀,并榮獲了區(qū)域比賽的推薦資格。
2、積極參與班級管理,關心學生發(fā)展
教研組的老師們積極擔任班主任,深入?yún)⑴c班級管理,更好地關注學生的思想和生活。本組教師中,有5位老師擔任班主任,是全校中比例最高的。通過他們出色的班級管理,受到了師生的一致好評。
3、優(yōu)化教學管理,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1) 制定明確的教學計劃。
(2) 定期進行集中備課。
(3) 更新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果。
(4) 精心設計作業(yè),確保適量。
得益于對教學過程的重視,我們探索到合適的教育策略,使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了明顯提升。在本學期的會考和中考中,我校學生的政治成績穩(wěn)步向好,實現(xiàn)了德育與學習成績的雙豐收。
4、推進信息化建設,完善教研組資源庫
(1) 本學期,我們大力運用現(xiàn)代教育手段,發(fā)揮年輕教師的信息技術優(yōu)勢,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持續(xù)完善我們的資源庫。將教師們自己制作或收集的優(yōu)質課件、練習題、相關文章集中整理,便于全組教師進行學習和借鑒,實現(xiàn)資源共享。
(2) 在科學化、規(guī)范化、電子化教案方面,我們努力將現(xiàn)代教育技術融入課堂,使思想政治教育變得生動形象,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提升教育質量奠定了堅實基礎。
5、豐富課外活動,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本學期,我們開設了多樣化的活動課程,作為思想政治課的延伸,極大地增強了課堂的吸引力。我們組織了小論文輔導、問卷調查、觀看《開學第一課》等多種活動,有效拓展了學生的政治視野,提高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能力。
二、今后工作的思考:
1、加強與區(qū)教研室的聯(lián)系,尋求指導與支持。
2、虛心向其他學校學習,取長補短。
3、深化校本教研,確?;顒拥尼槍π耘c實效性。
4、改進教學方法,使其兼顧新課標理念,并能吸引學生的興趣,提升課堂效果。
5、開展富有特色的教研組活動,展現(xiàn)我校的教育風采。
政治組教研教學工作總結 篇3
政治教研組是學校內部專門組織教師進行政治教學研究和活動的基礎單位,旨在提升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和德育素養(yǎng)?;仡櫛緦W期政治組的工作,現(xiàn)總結如下:
一、強化師德建設,落實新課程理念,提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
本教研組始終圍繞教學常規(guī)的落實開展工作,注重師德建設,力求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質。
1、通過教研組內部的集體討論,我們明確了教學目標、備課、授課、作業(yè)批改、課后輔導、成績考核與評定、論文撰寫、業(yè)務進修及課題研究等九個關鍵指標,確保教學常規(guī)要求具體化,從而實現(xiàn)教學工作的規(guī)范化。
2、加強師德建設,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全組教師堅持黨的基本路線,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定期組織學習黨的相關精神,積極交流心得,通過共同討論時事,營造良好的政治學習氛圍。在師德修養(yǎng)與遵紀守法方面,全組教師積極做出榜樣,彼此和睦相處,團結互助,形成強大的凝聚力。通過師德建設,全體教師勤勉工作,積極面對所有學生,組內無違法亂紀和體罰學生的現(xiàn)象。
3、貫徹新版課程理念,完善學習制度,以提升教師業(yè)務素質。我們在業(yè)務學習方面采取集體學習與個人鉆研相結合的方式,要求組內成員每周四參加集體備課,并鼓勵教師密切關注時事新聞,及時總結經(jīng)驗。教研組每月都會組織教師認真學習黨的政策、方針和相關課程的理念,確保新課程的貫徹實施。
二、以課題研究為抓手,積極開展教育科研活動
我校逐漸形成了“科研興校”、“科研興教”的辦學理念,教研氛圍日益濃厚。我們注重營造良好的業(yè)務學習環(huán)境,學期初組織了關于我校政治學困生課題研究的工作計劃,期末成功完成了本學期的課題研究任務。成員們積極參與區(qū)市組織的教育教學研討活動,認真?zhèn)鬟_、貫徹相關精神,自覺加強業(yè)務學習,利用學校圖書館及網(wǎng)絡資源獲取相關資料,交流教學動態(tài)與經(jīng)驗,并撰寫教育教學論文。
1、教學效率與質量穩(wěn)步提升。在教研活動的推動下,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不斷增強,課堂教學效率顯著提高。
2、堅持素質教育,推進教學改革深入發(fā)展。教研組積極參與學校德育工作,許多教師長期擔任班主任,以專業(yè)知識結合德育,形成獨特的班級管理風格。充分利用學科教學進行思想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部分班主任老師還發(fā)表了相關論文。
3、積極參與校內公開課教學,認真進行聽課與評課,持續(xù)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在公開課前,組內教師先進行互相聽課與交流,提前做好充分準備,以確保公開課的質量。課后,及時填寫公開課記錄并開展評課活動,進一步討論與研究,以獲得良好的效果,得到區(qū)、市教研員的高度評價。
三、團結互助,搞好傳幫帶
政治學習強調學生從生活中體會知識,有時效性和指導性,對學生世界觀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政治常規(guī)教學是提高政治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缺乏扎實基本功的教師難以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學生,科組要求每位教師遵循以下教學常規(guī):
1、每周收齊并批改學生作業(yè)不少于50%,至少進行兩節(jié)課的反饋。
2、40歲以下的教師每周至少聽課一節(jié),提升自身教學能力。
3、積極參加每周的科組教研活動,科組活動定在星期二上午的第二節(jié)課。各備課組每周至少開展一次會議,明確時間與地點,并將活動安排與計劃進行記錄。
4、本學期將組織兩輪組內聽課與評課活動。
5、定期各備課組共同備課,檢查青年教師的聽課記錄、教案及作業(yè)批改情況。
6、在會考工作中,政治組教師充分發(fā)揮集體合作的優(yōu)勢,共同做好20xx年1月份的會考準備。
7、關注高考動態(tài),積極討論20xx年高考方案,全力以赴支持高三復習備考工作。
四、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工作
針對本組青年教師的特點,開展“青藍工程”和“夕陽增輝”活動,充分發(fā)揮高級教師與骨干教師的指導作用,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成長。例如,楊先增、劉洪婷和劉政老師等。本學期組織了兩輪的聽課與評課活動,有效助力青年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五、盡管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存在不足之處
我們清醒認識到工作中的不足,并明確未來努力的方向,以下幾個方面需在實踐中加以重視和加強:
1、注重課題研究與校本研究的結合,近期開展的課題研究過于偏重學科本身,忽視了解決實際問題的校本研究。
2、要將說課、評課和聽課有效結合起來,及時進行評課,避免因時間安排導致的評課不及時的現(xiàn)象。
3、對新教師的培訓要制定更合理可行的計劃,爭取盡快提升他們的教學水平。
政治組教研教學工作總結 篇4
一.指導思想及工作原則
政治教研組作為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致力于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本學期,經(jīng)過深入學習學校領導講話精神,我們圍繞高中政治學科的重點問題,開展了一系列教學研究活動。我們通過教研促進教學發(fā)展,通過教研聚集優(yōu)秀教師力量,通過教研實現(xiàn)教師自身素質的提升,以此推動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
二.教研活動及工作成效
第一.新學期伊始,教研組全體教師召開了專題會議,討論制定新學期的教研工作計劃。我們堅持民主與集中相結合的原則,確保教研活動的高效開展。本學期,我組共舉行了10次教研專項會議,積極組織安排各項教研活動。
第二.我們注重“三課”常規(guī)教學,完善聽課評課制度。本學期,教研組舉行了6次校級公開課,并在每次課后組織全組成員參與評課會議,教師們積極發(fā)言,肯定優(yōu)點并指出不足,促進彼此教學能力和質量的提升。
第三.加強備課組建設,開展集體備課。在充分聽取教師意見的基礎上,我組為高一、高二、高三三個年級分別設立了政治學科備課組長,并在備課組長的帶領下,組織了12次以上的集體備課活動。
第四.積極推進試題庫的建設。本學期,我組建設的《高中政治學科題庫》已初具規(guī)模,為三個年級創(chuàng)造了各70道高質量的試題,涵蓋選擇題與非選擇題,確保題目難度適中、內容豐富、準確可靠,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和實用性。相信在今后的教學中,題庫將繼續(xù)得到擴充與完善,為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提供更大便利。
第五.鼓勵教師開展課題研究和校本教研。本學期,教研組教師在學習校本教研的相關會議精神后,積極投入校本教研和教學論文的撰寫。其中,范竹發(fā)老師的論文《談學習的動力和毅力》在“教育教學論文”大賽中獲得一等獎,并被收錄于《中華教育科研文選》。
第六.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工作方針。我們邀請了政治特級教師吳望民老師來校指導,并提出建議。鼓勵教師“走出去”。本學期內,我組教師多次參加校級交流及學術會議,范竹發(fā)老師更是參與了由安徽師范大學舉辦的政治高考形勢研討會。在縣級多媒體課件制作大賽中,我組的范竹發(fā)老師和高啟蓮老師獲得了二等獎。
在日常教學中,教研組教師積極探索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革新,確保所有教師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高一年級還組織了時事政治知識競賽,10名同學在比賽中獲獎。各年級備課組也積極發(fā)展課外興趣小組,進一步增強了學生對政治學習的興趣。
政治組教研教學工作總結 篇5
本學期,依據(jù)學校的整體規(guī)劃和上級部門的要求,我們政治教研組圍繞學校的教學改革目標,持續(xù)推進“任務驅動、問題導向”的教學模式改革。結合本組實際情況與教學需求,我們著重提升教師的教學與研究能力,認真制定并高效組織教研活動,取得了一定成效,現(xiàn)將一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從實際出發(fā),制定務實可行的教研活動計劃
在學期開始前及初期,我們多次參與了各類培訓和會議,針對新學年的要求及培訓中獲取的新理念,結合本組實際情況,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教研計劃。計劃中,我們優(yōu)先考慮組內活動與各市、區(qū)級活動的協(xié)調,以確保教師能夠順利參與相關活動。我們設計了有效的組內活動,包括理論學習、公開課的安排、以及具有政治特色的學科活動,并根據(jù)學校的整體安排,提報了專題講座的講師和主題。我們明確了教研的重點專題,以指導下一步的工作。
二、加強學習和研究,提高理論水平與專業(yè)素養(yǎng)
提高教學與研究水平,離不開理論學習和各種培訓的參與。本學期,我們確定了理論學習的時間表,并鼓勵全體教師利用閑暇時間進行學習,力求有所收獲與思考。在此過程中,多位老師的論文、案例研究在省市級別獲得了獎項或發(fā)表,這不僅提升了教師自身的素質,也為學校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
除了組內的學習,我們還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市區(qū)的教研活動,拓寬視野,吸收多元化的教育理念。本學期,幾乎每位教師都參與了不同類型的教研和培訓活動,從專家講座到經(jīng)驗交流,教師們主動消化吸收,提高了自身的理論水平和專業(yè)能力。
三、精心組織組內活動,提升教研實效性
在這一學期里,我們始終按照初期制定的活動計劃開展教研活動,即使遇到市區(qū)及學校的其他活動,我們也能靈活調整時間,確保活動順利進行。本學期,我們除了進行了前述的理論學習,還安排了多位教師根據(jù)學校的要求,在不同班級實施基于“任務驅動、問題導向”的新課堂教學模式,逐步形成了具有學科特色的新課堂模式。針對學校的整體安排,組內35歲以下的年輕教師參與了錄像課的錄制與評比,積極探索新的課堂教學形式,為學校的改革做出了貢獻。z老師在市級教研活動中展示了課改成果,獲得了與會專家和教師的一致贊譽。本學期,z老師更是在省級精品課堂展示中與外校名師同臺,贏得了各方的好評,進一步提高了學校的影響力。
光陰荏苒,一個學期轉瞬即逝。我們在執(zhí)行計劃的過程中,盡量保持活動的開展,不過也由于某些不可控因素影響了計劃的落實。未來的工作中,我們將積極克服這些不利因素,特別是要抵制懶惰和不作為的思想,充分發(fā)揮教研組的引領作用,努力提升教師的教學和研究素養(yǎng),繼續(xù)為保持并發(fā)揚政治教研組的優(yōu)勢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