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方案
關注學生的語言能力與思維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通過系統(tǒng)的課程安排,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與寫作表達能力,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使他們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文學的魅力與溝通的樂趣。此計劃強調了基礎知識的掌握與實踐應用的結合,為學生的全面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基本情況:
本班共有學生45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3人。大部分學生表現出較強的學習意識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從上期期末語文考試的成績來看,學生間的成績差異較大,優(yōu)秀的學生不僅扎實掌握基礎知識,寫作能力也有顯著提升。這些學生普遍具備較強的自學能力,拼音識字能力較好,書寫工整,課外閱讀興趣濃厚。然而,仍有約十名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困難,拼音讀寫不準確,識字量不足,能夠書寫的漢字遠遠低于要求,學習新知識的難度相對較大,加上缺乏信心和懶散,學習進程顯得較為吃力。閱讀和寫作仍是提升的重點。
二、指導思想:
以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依據國家的教育方針,參考《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語文教育的總體目標和階段性目標,致力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我們要準確把握現代語文教育特征,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結合、民族性與現代性的協調,幫助學生在獲取語文基本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情懷、社會主義道德觀、科學精神和健全人格。
三、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依循語文知識和能力訓練的邏輯編排,致力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其終身學習和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教材內容編排時注意簡化思路,層層遞進,有效落實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階段目標,強調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有機結合。
本冊教科書共設有6個單元,包含30篇課文,其中精讀課文18篇,略讀課文12篇。每個單元包括導語、正文和語文百花園三個部分。每個單元包含了3篇精讀課文和2篇略讀課文。精讀課文之后設置了識字寫字要求,包括認識的字和書寫的字,并附有課后練習和詞語采集,略讀課文則包括識字要求、思考練習和詞語采集。在部分課文后,還安排了“學習鏈接”、“閱讀鏈接”或“指南針”部分。
四、教材特點:
1、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其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2、注重學生各項語文能力的提升。
3、重視文化熏陶,實現民族性與現代性的統(tǒng)一。
4、優(yōu)化“語文百花園”的練習形式,豐富練習內容。
五、教學目標:
1、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培養(yǎng)熱愛自然的情感,教育學生熱愛祖國,誠實守信,激發(fā)民族自豪感,提升審美情趣,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2、認知171個漢字,能書寫201個漢字,熟悉字典、詞典的使用,具備一定的獨立識字能力。
3、掌握用硬筆書寫楷書,書寫整齊且具備一定速度;能用毛筆書寫,體會漢字的美感。
4、能夠用普通話準確流利并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默讀時具有一定的速度,能夠把握文章大意。
6、聯系上下文和自身知識,理解課文中深刻的句子。
7、在閱讀中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揣摩表達順序,感受作者情感,初步理解基本的表達方式。
8、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匯與經典句子,同時也從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取語言材料,背誦指定的課文段落,練習簡要復述。
9、培養(yǎng)瀏覽與閱讀習慣,鼓勵學生根據需求收集信息,并與同學分享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5萬字。
10、培養(yǎng)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力,豐富見聞,積累寫作素材,能夠寫出簡單的記實作文與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情感真實。
11、能用普通話進行交流,樂于參與討論,勇于表達自己的看法,表達時條理清晰、語氣恰當。
12、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初步掌握查找與運用資料的方法,能夠策劃簡單的社會活動,學習撰寫活動計劃、總結及倡議書。
六、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正確閱讀課文,能結合上下文借助字典理解詞句,初步體會文章的主要內容和表達的情感。
難點:進一步學習習作,掌握標點的正確運用,做到語言通順,有話可說,初步做到條理清晰,抓住重點。
七、課改專題內容要求及日程
1、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激發(fā)主動閱讀的欲望。
(1) 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科學把握課文中的情感因素,使個人情感與文本中的情感產生共鳴,這是感染學生、形成閱讀興趣的基礎。
(2) 根據課文特點與學生認知規(guī)律設計課堂結構,是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重要手段。
(3) 為學生創(chuàng)造適宜的學習情境,引導他們與文本進行對話,確保學生能夠生成較高質量的閱讀興趣。
2、注重訓練在提升閱讀質量中的作用。
3、提高朗讀、默讀和背誦在閱讀教學中的效果。
(1) 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朗讀時間。
(2) 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理解朗讀。
(3) 朗讀形式要多樣,指導和訓練要分層次。
(4) 在指導較長句子或難讀句子時,教師需示范。
(5) 不在增加學生朗讀次數上下功夫,而在于提高朗讀質量。
(1) 培養(yǎng)學生邊默讀邊思考的習慣。
(2) 鼓勵學生邊讀邊做標記,圈出重點,標出疑問。
(3) 提出明確的默讀要求。
(4) 根據默讀內容的長短與難易調節(jié)時間,確保既不過于簡略也不浪費時間。
4、繼續(xù)重視學生學習方法與習慣的培養(yǎng)。
5、加強學生對課文整體理解能力的提升,尊重學生自主的選擇與創(chuàng)造性的閱讀體驗。
日程貫穿于每堂課。
八、課外活動內容、時間及活動方式
1、結合每個語文百花園中的語文大課堂,開展語文課外活動。
2、根據上級教育部門及學校相關要求,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九、教學措施:
1、準確把握教學目標,避免任意拔高或降低。
2、在識字寫字方面,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渠道主動識字,增加識字量,通過讀寫鞏固所學漢字,重視鋼筆字的指導,及時糾正書寫中的錯誤。
3、在閱讀教學中,加強朗讀與默讀,強化詞句訓練,積累語言,指導學生把握內容,領會情感,鼓勵精心閱讀,擴展到課外。
4、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明確要求,激發(fā)學生表達欲望,將口語交際與日常學習生活結合,引導學生自主評價。
5、在習作教學中,增強習作興趣,鼓勵學生積極表達;強化習作與閱讀、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的聯系,激勵學生多寫多練,從而提升習作能力。
十、教學時間安排:
精讀課文 18課 54課時左右
略讀課文 12課 24課時左右
語文百花園 6次 24課時左右
寫字 每周1課時 18課時
復習 2次 12課時
檢測 8次 20課時
總計 152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