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體育課程教學安排(通用5篇)
六年級體育教學計劃旨在幫助學生認識體育鍛煉對健康的重要性,提升身體素質與運動技能,激發(fā)對體育的熱情,并培養(yǎng)團體合作精神。教材內容涵蓋基礎知識、田徑、體操、球類、舞蹈及太極拳,強調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的關聯(lián)。教學目標包括促進學生的運動參與、技能掌握、身體健康、心理發(fā)展及社會適應能力。教學措施強調課堂改革、學生自主鍛煉意識的提高、以及體育活動的趣味性。課程設計需考慮學生個體差異,注重技術規(guī)范與安全。整體目標是培養(yǎng)終身體育意識,促進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為學生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六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第1篇
一、 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任務
通過本學期的課堂教學,力爭實現(xiàn)以下教育教學目標:
1. 使學生深刻認識到體育鍛煉對促進身體健康和增強體能的重要性,并能夠將學到的體育知識應用到鍛煉與日常生活中;
2. 初步掌握本學期所學各類運動的基本技能,提高個人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
3. 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鍛煉的熱情,培養(yǎng)其參與體育活動的習慣,使他們在團體活動和比賽中,能夠以公平、團結、協(xié)作的態(tài)度與同學友好相處。
二、 教材分析
本學期的教材內容包括:
1. 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增強體能的基本方法;體育活動與心理健康的關系;2. 田徑:跑步和跳躍;3. 體操:基礎體操技能及其生活應用;4. 球類:籃球和足球基礎;5. 舞蹈:基礎韻律操;6. 太極拳的基本動作。
三、 學生情況分析
六年級學生正處于身體發(fā)展的活躍期,整體表現(xiàn)出活潑好動的特點,對參與體育活動表現(xiàn)出較強的興趣。部分女生在身體發(fā)展變化過程中可能會對體育課產生心理負擔,因此需要進行適當的關注與指導。本學期將重點提升學生的速度和敏捷性。
四、 本學期預期學科教育目標
1. 運動參與:樹立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對于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熱情,培養(yǎng)自我鍛煉的意識;重視課堂學習,提高上課的積極性。
2. 運動技能:學會基本的太極拳動作,并能在生活中靈活運用;掌握籃球和足球的基本技巧,并在比賽中能夠自如使用。明白各類游戲的具體要求及動作規(guī)范。
3. 身體健康:提升柔韌性、靈敏性、力量和速度等基本身體素質;了解與自身身體變化相關的知識。
4. 心理健康:理解體育活動與自信、自尊之間的關系;認識到體育活動對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在體育活動中能夠表達出快樂與挫折的情感;培養(yǎng)克服困難的毅力及互助友愛的精神。
5. 社會適應:體驗集體活動與個人活動之間的差別;學會井然有序地輪流使用公共設施;在游戲中尊重他人并給予他人幫助;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yǎng)合作精神和體育道德。
五、 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具體措施
1. 積極探索課堂教學改革,采用“三段六部”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 利用大課間和課外活動,關注學生自主鍛煉意識及能力的提升。
3. 實施“體委輪流制”,鼓勵學生參與組織工作,提升其組織和表達能力。
4. 發(fā)揮體育骨干的帶頭示范作用,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5. 在每節(jié)課中穿插游戲和比賽,增強學生參與的熱情。
六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第2篇
一、學生情況分析
在六年級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差異較大,個別班級的學生在鍛煉上表現(xiàn)不一,一些同學即使不太認真鍛煉,依然能夠獲得較好的成績,而另一些同學即便十分努力,成績卻并不理想。這一現(xiàn)象需要在課堂上進行深入探討,并在評價體系上進行適當調整。
二、教學分析
根據《大綱》的規(guī)定,小學體育的核心目標是:“通過體育教學,向學生提供體育衛(wèi)生保健的教育,增強學生的身體健康,促進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為提升全民族素質打下基礎。”
三、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初步了解自身的身體素質,掌握簡單的鍛煉知識與方法;學習相關的體育和衛(wèi)生保健安全知識,培養(yǎng)自覺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
2、初步掌握田徑、體操、小球類和民族傳統(tǒng)體育等項目的基本技能;提高運動能力,以增強身體素質。
3、激發(fā)學生對各項基本技能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培養(yǎng)勇敢、頑強等優(yōu)良品質,遵循規(guī)則,團結合作。
四、教學重點
1、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原則,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2、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yǎng)終身體育的意識。
3、提升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增強心理健康。
4、普及體育與健康知識,并提升社會適應能力。
五、教學措施
1、明確學習目的,積極主動上好體育課,認真聽講,掌握必要的體育知識與科學鍛煉方法,逐步培養(yǎng)自覺鍛煉的習慣。
2、上課時要求穿著輕便整齊,確保運動鞋合適,不攜帶筆、本刀等物品,提前按教師的要求在指定地點等候上課,站隊時做到迅速、安靜、一致。
3、無故不得缺課,確保不遲到、不早退,服從課堂管理,遵守各項規(guī)章制度。
4、在課堂上嚴格遵循教師的要求,不得擅自移動器材,必須遵守教師規(guī)定的各項安全措施。
5、愛護體育器材,不得故意破壞任何體育設備,通過課后按要求歸還器材。
六、教學進度表
周次學習目標及內容
一、
1、向學生介紹本學期的要求。
2、通過本課使學生逐步掌握跳躍的基本技能,學習正確的走姿,并熟練掌握行進間三種轉法,重點訓練蹲踞式跳遠。隊列訓練:行進間三種轉法
二、
1、發(fā)展手臂力量,提升手腕與手指的靈活性,培養(yǎng)學生的勇敢精神。跳躍:蹲踞式跳遠,技巧:肩肘倒立
2、通過本課使學生逐步掌握跳躍的基本技能與技巧,發(fā)展手臂力量,提高手腕、手指的靈活性。跳躍:蹲踞式跳遠,技巧:肩肘倒立
三、
1、進一步掌握蹲踞式跳遠的技術,提高動作質量,發(fā)展跳躍能力,學習正面雙手傳球技巧,以增強靈敏性與協(xié)調性。考核內容:蹲踞式跳遠、小籃球移動變向跑
2、學習快速安全通過障礙物的技能,增強靈敏性與速度。障礙跑:在40米內通過3至4個障礙。技巧:聯(lián)合動作
四、
1、學習快速安全通過障礙物的技能,進一步提升靈敏性與速度,培養(yǎng)學生勇敢、堅強的品質。障礙跑:40米內通過3至4個障礙,技巧:聯(lián)合動作
2、繼續(xù)練習前滾翻起立、單腿前滑成縱叉(女)與肩肘倒立(男)的技術,學習后腿前擺成并腿肩肘倒立(女)與后滾翻挺身跳(男)的技能。障礙跑:40米內通過3至4個障礙,技巧:聯(lián)合動作
五、
1、通過1000至1200米跑,幫助學生掌握耐久跑的技術方法,提高耐久跑能力。耐久跑:1000至1200米,籃球:行進間運球
2、學習耐久跑的定時跑方法,提升學生的耐久跑能力。改進排球傳球技術,發(fā)展學生的靈敏協(xié)調能力。耐久跑:定時跑(3-5分鐘),小排球:傳球比賽
六、國慶節(jié)放假
七、
1、了解學生對教材的掌握程度,提高跳躍能力。支撐跳躍:斜向助跑直角騰越(考核)
2、通過身體素質的練習,幫助學生掌握科學鍛煉的方法,提升身體素質。
八、
1、學習籃球變向跑的基本技巧,提升學生的基本活動能力,培養(yǎng)遵守紀律、團結協(xié)作及服從命令的良好作風。小籃球:移動變向跑
2、初步學習快速安全通過障礙物的技能,發(fā)展靈敏性及速度。障礙跑:在40米內通過3至4個障礙
九、
1、繼續(xù)學習快速安全通過障礙物的技能,發(fā)展靈敏性與速度,學習小籃球接球跑動及單手投籃技術,培養(yǎng)機智、勇敢、果斷等良好品質。障礙跑:在40米內通過3至4個障礙,小籃球:接球跑動單手投籃
2、通過游戲“鉆圈賽跑”,發(fā)展學生的靈敏素質和奔跑能力,同時基本掌握練習方法,培養(yǎng)克服困難、永不退縮的精神,陶冶學生的情操。韻律操游戲:鉆圈賽跑
十、
1、初步學習
六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第3篇
一、學生分析
六年級學生個性差異顯著,身體素質和紀律意識各有千秋。此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心理和生理發(fā)育的關鍵期,往往充滿好奇和叛逆,因此采用新穎且有趣的教學方法尤為重要,以激發(fā)他們對體育課的濃厚興趣。六年級學生面臨升學的壓力,合理設計課程內容(如增設趣味項目、球類活動和自主參與的環(huán)節(jié))將有助于提升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了解自身的身體狀況,并掌握簡單的鍛煉知識及方法,學習相關的體育和衛(wèi)生保健常識,培養(yǎng)他們對鍛煉的認真態(tài)度。
2、初步學習田徑、體操、小球類運動、民族傳統(tǒng)體育、韻律活動和舞蹈等項目的基本技巧,掌握簡單的運動技能,進一步提升身體素質和基本運動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對各項基本技術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樹立勇敢、堅韌、勝不驕、敗不餒的品質,自覺遵守規(guī)則,增強團隊合作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規(guī)范課堂教學行為,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
2、加強田徑、體操及球類的學習。
(2)教學難點
田徑和體操的技巧性訓練
四、教材分析
本期教材內容包括(一)、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二)、運動技能(三)、身體健康(四)、心理健康。教材內容涵蓋范圍廣泛,除了常規(guī)的跑、跳、投的教學外,還包括體操、武術和球類等內容,全面滿足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需求。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的教學主要采取課堂講授,并適當引入討論環(huán)節(jié)。室外授課側重于讓學生掌握運動的方法與技能,培養(yǎng)他們自覺鍛煉的習慣,達到“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教學目標。
五、教學措施
1、認真?zhèn)湔n,持續(xù)改進教學方法,激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課。
2、加強思想教育,促進體育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認真聆聽其他教師的課堂教學,從中汲取有效的教學經驗。
3、認真組織每一堂體育課,充分體現(xiàn)課程改革精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實施自主互助教學模式,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4、結合學校的趣味體育發(fā)展方向,設計有趣的體育游戲,增強體育活動的趣味性。
5、發(fā)展學生個性,培養(yǎng)他們勇敢、堅韌、積極向上的精神,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啟迪思維,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
六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第4篇
一、指導思想
本計劃以“以學生為本,促進健康發(fā)展”的理念為指導,實施基本的技術與技能訓練,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及鍛煉效果,緊密對接新課程改革的標準要求。旨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我鍛煉意識,培養(yǎng)健康的運動習慣,為終身健身和全民健身的實施打下堅實基礎,助力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確保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實現(xiàn)健康成長。
二、學情分析
我班共有39名學生,男生23名,女生16名。學生在身體素質、遵守紀律等方面差異明顯,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嚴格要求,精心組織,做到因材施教,創(chuàng)造一個溫馨、健康、活潑的集體環(huán)境。考慮到六年級學生面臨升學壓力,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課程內容,如引入趣味項目、球類活動及自主選擇的鍛煉,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的教材內容涵蓋(1)體育衛(wèi)生基礎知識(2)運動技能(3)身體健康(4)心理健康。教材涉及內容較廣,其中體育衛(wèi)生基礎知識的教學主要通過課堂講授,并適當進行討論。室外課程則側重于讓學生掌握各種運動的技巧和方法,鼓勵他們養(yǎng)成自覺鍛煉的好習慣,從而實現(xiàn)“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目標。
四、教學資源開發(fā)
實施本計劃需要充足的體育場地、設備和器材,但學校的體育資源相對有限。教師需根據具體情況,合理利用現(xiàn)有場地和器材,爭取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五、教學措施
1、在教學過程中嚴格把控技術與技巧的基礎訓練,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幫助學生認識、喜歡并參與體育活動,享受運動的樂趣。
2、在自主活動環(huán)節(jié),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允許他們在“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原則下,選擇自己喜愛的項目,鼓勵創(chuàng)新思維。
3、重視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僅關注身體鍛煉促進健康,也要關注心理健康及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
六、教學目的任務
1、目的:堅持“健康優(yōu)先”,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yǎng)終身體育意識,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從中受益,挖掘和培養(yǎng)體育人才。
2、任務:
①全面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增強其適應外界環(huán)境的能力。
②掌握基本的體育知識,讓學生明確體育活動的目的,積極參與其中,科學選材,組建田徑訓練隊伍。
③進行德育教育,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塑造文明形象,培養(yǎng)其集體榮譽感及愛國主義精神。
六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第5篇
一、班級情況基本分析:
我負責的六年級班級共有35名學生,整體身體素質處于中等水平,個別同學表現(xiàn)優(yōu)異,體育成績以良好及以上為主,只有少數學生在測試中未達標,學生對體育活動的參與熱情較高。
二、教學簡析:
本學期的教材內容分為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為總論,主要介紹了編寫六年級體育教學參考書的基本理念、編寫原則及整套教材的教學框架,同時對教師使用教材時的注意事項進行了詳細說明,幫助教師對教材有全面的認識。
第二部分是各類教學內容的概述,詳細說明了六年級體育教學的各項內容,根據課程的縱向系統(tǒng)闡述了這些內容的意義、教學目標及各年級特點,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
第三部分則逐一介紹了教學實踐的橫向內容,針對每一項活動進行詳盡的安排。
第四部分涉及小學生的體育成績考核與達標標準。
三、教學目標:
1、理解一些基本的運動技能,樂于學習和展示簡單的運動動作、游戲和韻律活動,能夠保持正確的坐立和運動姿勢,初步具備發(fā)展身體素質的基礎和基本的運動能力。
2、掌握在運動過程中如何避免危險,保持正確的身體姿態(tài),增強敏捷性、協(xié)調性和平衡能力,能夠體驗參加體育活動的樂趣,并在活動中認真觀察、積極思考,與同伴和諧相處,共同協(xié)作。
3、掌握體育課中一些基本技術動作。
四、教學重點:
1、規(guī)范課堂教學行為,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2、復習新發(fā)布的廣播體操《希望之風》。
3、收集學生健康體質的數據并進行分析。
五、教學措施:
1、明確學習目標,積極參與體育課,認真聽講,努力掌握必要的體育基本知識與技能,養(yǎng)成自覺鍛煉的習慣。
2、根據學生平時體育鍛煉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針對性的訓練,確保每位同學的技術動作都能規(guī)范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