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上冊部編版教學方案
我們發(fā)現,語言的學習不僅僅是知識的積累,更是情感的交流與思維的啟迪。通過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孩子們在歡樂的氛圍中接觸漢字的魅力,培養(yǎng)閱讀的興趣與表達的能力。這一階段,教師的引導至關重要,他們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孩子們心靈成長的陪伴者。通過多樣化的教學策略,我們期望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在探索語言的旅程中,體驗到發(fā)現與創(chuàng)造的樂趣。
全冊教材包括“入學教育”“識字”“漢語拼音”“課文”“語文園地”“口語交際”“快樂讀書吧”等幾個部分。為了幫助學生識字和閱讀,所有生字和課文均加注拼音。
1. “入學教育”分為三個板塊:“我是中國人”“我是小學生”“我愛學語文”。通過圖畫,幫助初入學的孩子了解我們的祖國是一個56個民族的大家庭,認識校園、了解學校常規(guī)、熟悉校園周邊環(huán)境,并掌握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從而在實踐中逐步養(yǎng)成“姿勢不對不讀書”、“姿勢不對不動筆”的良好習慣,感受校園生活的樂趣。
2. 識字部分編排了兩組共10篇識字課,每組課程都配有情境圖。這種編排不僅能讓學生在情境中集中識字,還能幫助他們認識事物,激發(fā)學習興趣。
3. 漢語拼音部分,鞏固漢語拼音的學習,幫助學生識字、閱讀和學習普通話。要求學生能準確書寫聲母、韻母,并在四線格上正確、工整地抄寫音節(jié)??傮w上,拼音學習要求有所降低,不再要求默寫聲母。
4. 課文部分共安排14篇,分為4組,每篇課文包含圖、文、生字表、練習、筆順圖、描紅六部分。課文具有內容簡潔、篇幅短小、題材豐富、插圖美觀、作業(yè)明確等特點:⑴ 入選的課文篇幅短小,題材多樣,內容生動活潑,插圖富有趣味;⑵ 每篇課文都附有全文注音,既幫助復習漢語拼音,也有助于識字,方便進行朗讀和背誦訓練,培養(yǎng)閱讀能力;⑶ 課后練習包括朗讀、背誦、復述以及漢字筆畫學習和按筆順描紅等多元化內容,體現語文能力的全面發(fā)展以及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融合。
二、班級概況:
本班學生人數較少,品德尚未成熟,處于習慣形成的初級階段。學生對學校紀律和規(guī)定的了解不足,集體主義觀念尚未建立,對學習沒有“勤奮、鉆研、細心”的意識,學習目的也不明確,學習習慣正處于逐步養(yǎng)成之中。
三、教學目標:
1. 學習習慣:
(1)掌握正確的讀書姿勢,并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2)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和握筆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愛護學習用品。
2. 漢語拼音:
(1)學會漢語拼音,能準確讀出聲母、韻母、聲調以及整體認讀音節(jié),能正確拼讀音節(jié),書寫聲母、韻母及音節(jié)時無誤。
(2)能夠借助漢語拼音幫助識字、糾正發(fā)音、學習說普通話。
3. 識字寫字:
(1)對學習漢字產生興趣,主動識字。
(2)認識常用漢字300個,會寫其中的100個。
(3)掌握漢字基本筆畫,能夠按照筆順規(guī)則寫字,字跡正確、工整、整潔。
(4)初步形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4. 閱讀:
(1)喜歡閱讀,體驗閱讀的快樂。
(2)學習用普通話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習利用書中的圖畫進行閱讀。
(4)對感興趣的內容樂于與他人進行交流。
5. 口語交際:
(1)學會說普通話,逐漸養(yǎng)成用普通話交流的習慣。
(2)能夠認真傾聽他人講話,力爭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與他人進行交談時,態(tài)度自然大方,禮貌周到。
(4)增強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與口語交流,主動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四、教學重難點:
1. 幫助學生了解學校常規(guī),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 深入理解新教材,充分挖掘學生潛力,靈活運用教材,增強學習樂趣。
(1)運用多媒體,借助優(yōu)美的情境圖,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2)加強語文學習與學生生活的關聯,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運用語文。
(3)拼音教學是本冊的重點與難點,教學應以活動和游戲為主,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拼音,同時進行及時復習鞏固,結合識字教學,真正發(fā)揮漢語拼音在識字和閱讀中的作用。
(4)識字教學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思維能力,并鼓勵自主和創(chuàng)造性學習,適時滲透識字知識和技巧,開展“識字大王”評比等活動。寫字教學應明確指導,嚴格訓練,針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的練習要求。
(5)閱讀教學要注重朗讀的指導,尊重學生的情感和體驗,鼓勵學生在讀后分享看法,并通過各種途徑積累語言。
(6)口語交際教學應重視情境創(chuàng)設,積極參與學生的交流,用自身語言引導學生的表達,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培養(yǎng)良好的語言習慣。
五、教學措施:
1. 端正教學思想,改進教學方法,明確新教材的特點,聚焦教學重點和難點,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學。
2. 在培養(yǎng)習慣和方法方面,特別強調正確寫字姿勢的培養(yǎng),嚴格訓練,確保統一要求,規(guī)范練習,語文課上認真練習,其他課程上也保持練習,要求家長配合、檢查并評比,以促進長期堅持。
3. 在拼音教學中,要明確情境圖、語境歌與字母學習之間的關系,加強音節(jié)教學,教授學生拼讀成直呼音節(jié)的方法,努力培養(yǎng)學生獨立認讀的能力。
4. 閱讀教學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及認知水平,掌握理解的度,避免繁瑣分析和空洞說教,突出“讀”字,通過多讀、精講,注重朗讀與背誦的指導,強化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與積累。
5. 重視范讀、范寫及范背,充分發(fā)揮教師的示范作用,并結合范讀進行聽力訓練,結合范寫進行觀察訓練,全方位提升學生素質。
六、課堂改革理念:
1. 落實漢語拼音教學,確保學會教材規(guī)定的常用漢字,能按要求正確、整潔地書寫規(guī)范漢字,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把握漢字的意義,熟練使用工具書。
2. 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知識的積累與情感的培養(yǎng)。要求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相關課文及精彩片段,學習瀏覽課文,欣賞文學作品,掌握信息收集及積累的技巧;完成課外閱讀量,能在閱讀中感悟、積累、運用相關知識,并培養(yǎng)濃厚的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
3. 為學生創(chuàng)造口語交際的環(huán)境,提升口語水平。學習傾聽、表達與交流,具備初步的辨別與鑒賞能力;能夠清晰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感受,讓對方明白意思;在口語交際中注重禮貌,使用普通話及文明用語。
4. 努力提高寫作能力,注重習作基本功的訓練。激發(fā)對寫作的興趣,能借助漢語拼音表達自己的想法,寫熟悉的人和事,正確運用學過的詞語及標點符號。
5. 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提升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逐步養(yǎng)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tài)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形成必要的語文素養(yǎng)。
七、教學進度:
周次 日期 教學內容 備注
1 9.99.11 我上學了;天地人;金木水火土;
2 9.12—9.16 口耳目;日月水火;
3 9.19--9.23 對韻歌;口語交際、語文園地一;讀書真快樂等;
4 9.269.30 漢語拼音:單韻母及部分聲母;
5 10.1—10.7 十一假期
6 10.8—10.14 漢語拼音:后半部分聲母和語文園地二;
7 10.17--10.21 漢語拼音:前鼻韻母;
8 10.24—10.28 漢語拼音:后鼻韻母及語文園地三;
9 10.31—11.4 秋天;小小的船;江南;
10 11.7—11.11 四季;口語交際;語文園地四;
11 11.14—11.18 畫;大小多少;小書包;
12 11.21—11.25 日月明;升國旗;語文園地五;
13 11.28—12.2 影子;比尾巴;青蛙寫詩;
14 12.5—12.9 雨點兒;口語交際;語文園地六;
15 12.12—12.16 明天要遠足;大還是?。豁楁?;
16 12.19—12.23 語文園地七;雪地里的小畫家;烏鴉喝水;
17 12.26—12.30 小蝸牛;口語交際;語文園地八
18 1.21.6 總復習
19 1.9-1.15 綜合復習
20 1.16-1.20 期末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