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規(guī)劃
我們發(fā)現(xiàn)這不僅是一本教科書的指導,更是一扇通向語言藝術與思維發(fā)展的窗戶。通過系統(tǒng)的知識安排與生動的教學活動,學生們不僅能夠掌握課本中的文化精髓,更能在閱讀與寫作中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提升語言表達的自信。此計劃強調(diào)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關系,鼓勵探究式學習,讓每位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聲音與見解。
一、 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負責八年級1班和2班的語文教學。從課堂情況來看,1班的學生較注重課堂紀律,坐姿也相對端正,但參與討論的積極性不夠。2班的學生則較為活躍,回答問題時非常熱情,但情緒控制和小動作較多。
從基礎知識的角度分析,兩個班的語文成績和語文能力均不盡人意。學生在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方面都存在較大短板,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能力不足,大多數(shù)學生還是依賴于傳統(tǒng)的接受式學習。針對八年級的語文教學,我們的任務依然艱巨。本學年我將結(jié)合新課標的理念和要求,致力于促進學生的全面語文素養(yǎng),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色,積極倡導自主、合作及探究式學習,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的人才。
二、 教材分析及要求:
本冊教材為20xx年秋季全新修訂版,共分為六個單元。
第一單元主要聚焦于新聞類文章的閱讀,幫助學生獲取關鍵信息,理解作者觀點;第二單元涉及傳記類文章,鼓勵學生對人物和事件進行獨立思考;第三單元是古詩文的誦讀,旨在利用注釋和工具書來掌握內(nèi)容,積累常用文言詞匯;第四單元則提供了多樣散文的閱讀,以此理解其共性與個性;第五單元教授說明方法,解析說明語言的使用,理解說明對象的特性;第六單元再度涉及古詩文的誦讀,深化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
本冊文言文的編排與前兩冊相較有明顯不同:前兩冊主要分散在各單元中,而本冊則單獨成章,集中在第三和第六單元。這一改動表明,過去一年主要為文言文和古詩歌的“入門”學習,而今則是較為深入的正式啟動。
寫作、口語交際及綜合性學習方面,六個單元都安排了寫作任務,顯示對寫作的重視,并結(jié)合單元課文的文體特點進行練習,以增強實際運用能力??谡Z交際部分則安排在第1、5單元,強調(diào)了這一領域的重要性;綜合性學習則涵蓋第2、4、6單元,內(nèi)容著重于中國傳統(tǒng)美德和文化的熏陶。
在名著導讀中,本冊推薦《紅星照耀中國》和《昆蟲記》兩部課外閱讀書籍,還推薦《長征》、《飛向太空港》、《星星離我們有多遠》、《寂靜的春天》等4部自主推薦書目。
課外古詩詞的誦讀安排了兩次,每次選擇四首,共8首古典詩詞。
三、 教學目標及要求:
知識與能力目標:
(一)掌握八年級上冊的生字的讀音、字形和字義。
(二)學習規(guī)范朗讀的方法,注意語氣的停頓與轉(zhuǎn)折,為提升語文素養(yǎng)打下基礎。
(三)理解寫作的基本技巧,掌握文本的思想和結(jié)構(gòu),并大量閱讀課外書籍,提高對文本理解的深度和情感體驗。
(四)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養(yǎng)成邊讀邊做標記,積極提問和表達的習慣。
思想品德目標:在語文教學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fā)他們對祖國語言的熱愛,促進形成健全的人生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合作與探究能力,積極開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潛能。
人文素質(zhì)目標:能根據(jù)場合與對象,文明得體地進行交流,能夠完整地講述經(jīng)歷,內(nèi)容具體、語言生動,并將課本知識運用于日常生活,提高個人的文化素養(yǎng)。
四、 教學改革的設想(具體措施):
1、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促進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
2、營造輕松活潑的自主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取知識,在生活中領悟道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3、調(diào)整教學方法,以課程理念指導教學,及時發(fā)現(xiàn)并反思課堂問題。
4、加強朗讀訓練,確保學生能夠用普通話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可組織朗讀比賽,促進學生交流。
5、建立合作小組,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6、鼓勵學生多讀課外書籍,寫讀書筆記,在課堂上分享心得,同時進行名句的背誦和默寫。
五、 教學內(nèi)容及課時安排:
周次 日期 8月27日 – 9月2日 講求要求 進度安排 教學要點 備注 開學準備 開學工作 預備周 8月20日 – 8月26日 備課 1
1、識記常用的文言詞匯,疏通文意。 《三峽》(全部教完) 《短文二篇》(強調(diào)預習) 2 9月3日 – 9月9日 理解課文內(nèi)容。
2、學習課文的景物描寫及作者的布局方法;名著導讀 《紅星照耀中國》:紀實特征的解析 課外古詩詞誦讀:
第三、六單元的行文結(jié)構(gòu)分析。
3、感知祖國河山之美,激發(fā)愛國情懷。
9月10日 – 9月16日 《短文二篇》(教學要點1-2)
1、積累文言實詞和虛詞,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背誦并默寫。
2、把握文意,領會文章的意境與作者的情感,同時品味語言的精煉。
3、了解新聞的基本特點,把握消息寫作的“五要素”和“倒金字塔”結(jié)構(gòu)。
4、明確文章的結(jié)構(gòu)層次及寫作特點,從中感悟生活的獨特。
1、掌握消息的特征:內(nèi)容真實、報道迅速、語言簡潔。 《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
2、了解新聞特寫以及與消息的區(qū)別;。
3、了解通訊特征,體驗文章的層次感、現(xiàn)場感及美覺感。
4、學習新聞采訪與撰寫技巧,提升口語交際能力。
1、有感情地朗讀,理解內(nèi)容結(jié)合作者的時代背景。
5 9月23日 – 9月30日 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 4 9月17日 – 9月22日 戰(zhàn)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
任務二:新聞采訪 區(qū)教研
任務三:新聞寫作 口語交際:《藤野先生》
2、學習多方位刻畫人物的方法,感悟人物品質(zhì)的表現(xiàn)和手法;學習雙線并行結(jié)構(gòu)。
3、體會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zhì)及魯迅的愛國情懷,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心。
10月1日 – 10月7日
1、了解作者生平,整體把握文章,學習回憶錄的寫作。
2、按時間順序選取典型事例來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
3、感受母親的情感,學習她的美德。
10月1-8日 國慶、中秋假期8天
710月8日 – 10月14日 反復朗讀,借助注釋積累重點文言詞匯。
5、感受課文描繪的美,品味簡潔的語言風格。
6、培養(yǎng)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與審美情感。
1、了解詩人背景,背誦并默寫。
2、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品味詩句的意境與技法。
3、了解景物描寫,掌握基本描寫方法,觀察細節(jié)。
1、了解作者的文學常識,積累重點詞匯,理解文章構(gòu)思,體會語言的情感。
2、理清情感線索,理解象征意義,學習托物言志的方式,感悟作者情感。
9 《背影》 《白楊禮贊》 10 10月29日 – 11月4日